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如何做好冠心病的防治,已成为整个社会最为严峻和迫切的课题之一。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病变从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胸闷、胸痛、乏力、呼吸困难等,可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低血压或休克、甚至猝死等。
目前,专家认为冠脉造影DSA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该检查具有一定创伤性和危险性,不宜作为常规检查。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简称“冠脉CTA成像 ”)检查简单方便、无创伤性,不仅能显示血管的狭窄程度,还能显示斑块的大小、形态、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达90%以上。因此,在临床上实用性极佳,已经成为冠心病检查的常规方法。
01什么是冠脉CTA检查?
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相连,血液通过冠状动脉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心肌,其走形迂曲,形似帽子,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简称冠脉CTA,是一种非创伤性的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冠脉CTA的优势在于无创、费用低、操作简便,是一种经过充分验证、且使用越来越广的无创检查。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利用多层螺旋CT快速扫描和图像重建技术获得冠状动脉图像,以精准了解冠状动脉是否存在变异、血管是否通畅,评估冠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术后血管情况等。
冠脉CTA图像
02冠脉CTA与冠脉造影DSA的区别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也叫“冠脉造影DSA”;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简称“冠脉CTA”。
冠脉造影需要心内科医师对动脉进行穿刺,然后输送一根动脉导管到心脏内注射“显影剂”,整个过程需要在心导管室内完成,属于一种有创操作。而冠脉CTA属于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只需借助静脉注入对比剂(含碘造影剂),利用先进的CT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即可获得冠状动脉的三维图像,从而评估其解剖结构和功能,只需要在CT扫描室就可以完成整个检查过程。
03哪些人需要做冠状动脉CTA?
1、怀疑冠心病,常感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
2、不稳定性心绞痛,内科保守治疗无效;
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手术搭桥术后定期复查, 观察血管情况;
4、术前检查;
5、体检,可以观察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斑块以及狭窄,是否存在冠状动脉异常(包括走行,起源,结构异常)等;
6、超声检查、同位素心肌灌注检查、运动心电图检查异常。
04哪些人群不能做冠状动脉CTA?
1.碘剂过敏者;
2.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3.严重肝肾功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4.急性心肌梗死、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者;
5.甲亢未治愈患者;
6.妊娠期及备孕者;
7.病重、体质虚弱、一般情况差,无法配合屏气指令的患者 。
05冠脉CTA检查有辐射吗?
冠状动脉CTA检查属于增强CT扫描,所以存在一定的辐射。实际上,辐射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房屋装修材料内的放射性物质、地球本身的射线,所以大家不用谈“辐”色变,只有辐射剂量大于100mSv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正常情况下的医疗检查辐射剂量是很小的,一次冠状动脉CTA检查的辐射量大概在5-15mSv,这个剂量的辐射远低于对人体有害的辐射量。所以只要是正规、合理地检查,就不需要担心检查所带来的辐射问题。
06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
①控制心率。在进行心脏冠状动脉检查前必须要控制好心率,12小时内禁饮浓茶、咖啡,避免心率过快,最好在70次/分以下,心率快的患者可以遵医嘱给予降心率药物调整心率。
②明确药物过敏史及病史。进行检查时需要使用到碘对比剂,因此检查前必须确定自己是否有碘剂过敏史。此外在检查前还应明确患者是否有甲亢、严重的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③应着宽松衣物。不佩戴金属首饰,女性患者避免穿戴含有金属的内衣,以免产生图像伪影,方便粘贴电极片和连接心电门控。
④合理控制呼吸。检查前可自行进行呼吸训练,检查过程中需要配合屏气,屏气时间约10秒左右。
⑤检查前需禁食4~5小时,可以适量饮水。防止对比剂注射时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造成胃内容物返流到气道引起窒息。
⑥建立静脉通路。成人选用20G软管静脉留置针(红色针头),尽量选择右侧手臂进行穿刺。
⑦调节情绪。放松心情,不用过度紧张,以免心率瞬间上升。
检查后:
①在检查结束后需要对留置针进行观察,注意局部是否存在红肿、外渗、疼痛等不适情况,留置针至少需要观察30分钟后不存在不良反应再拔针,可以在拔针后按压5—10分钟,避免皮下淤血。
②在检查之后患者需要多喝水,在检查后一般的6—8小时内需要饮水1000-2000毫升,缓解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加快造影剂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