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被肿瘤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例子屡见不鲜,这让不少人谈之色变,认为身体有了肿瘤就一定是绝症。事实上,通过适当的方法,可有效预防,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最新癌症监测数据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2024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肿瘤目前仍然是中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肺癌是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原因。发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胃癌;死亡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

 

恶性肿瘤发病率年龄分布

全癌种的发病率在0-34岁年龄组相对较低,从35-39岁年龄组开始显著增加,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

男性在25-54岁的发病率低于女性,在60岁以上则高于女性。

如何做好肿瘤的预防?

全球每年有2000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30%~50%的新发癌症和超过40%的癌症死亡,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提示,近一半的癌症都可预防;而在这些可预防的癌症中,80%都与生活方式相关。

为什么要重视癌症早筛? 

有很多人会疑问:没有不舒服为什么要去医院做检查?为什么不是有症状了再去看病? 

因为肿瘤的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可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了!肿瘤早筛可以在无症状时发现癌症或者癌前病变,提前治疗,从而大大提高治愈的可能。早期发现的癌症甚至是癌前病变,治疗方案相对简单,患者预后也很好,而且可以减少高额的医疗费用和社会资源消耗,降低病人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例如在肠镜下发现腺瘤性息肉(肠癌的最主要癌前病变),甚至不用开刀,直接在内镜下切除即可治愈,恢复一切正常的生活;许多早期的乳腺癌发现后,不仅可以开展保乳手术,许多患者更是可以有效避免化疗。 

但如果在肿瘤已全身转移后再发现,不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大打折扣,随之产生的高额治疗费用,更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肿瘤防治关键在于早诊早治。

肿瘤筛查方式有哪些?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体检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检测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是否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恶性肿瘤的依据。常见的如癌胚抗原CEA可查多种肿瘤,CA199可查消化道肿瘤,甲胎蛋白AFP可查原发性肝细胞癌、生殖腺胚胎性肿瘤,CA125可查卵巢肿瘤,PSA可查前列腺肿瘤等。 

这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提示可能有肿瘤的存在,但并不是确诊指标,良性肿瘤、炎症、增生、用药甚至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酒、睡眠不足等也可能会让肿瘤标志物们误报军情,还需要结合其他有针对性的检查。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肿瘤标志物可以用来协助临床医生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病情进展,是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病情变化的一种手段。同时,肿瘤标志物也为发现无明显症状的肿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除了关注肿瘤标志物,还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PET/CT等影像学检查。对于非肿瘤患者,如果在检测中发现肿瘤标志物水平异常,不必过于担忧。可以根据超标的程度和变化趋势,来综合评估情况。

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是筛查胃肠道肿瘤的主要手段,能够直观观察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且如果在胃肠里面发现可疑的病灶,也可以直接的进行钳取小块组织来进行病理学的检查以确诊肿瘤的良恶性。 

病理组织学检查

通过手术切除、内镜活检、细针穿刺等方式获取人体组织或细胞,借助显微镜等工具对样本进行处理和观察,是恶性肿瘤确诊的金标准。

影像学检查

通过彩超、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方式,能够观察到患者体内是否有结节、包块。 

超声检查

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可清晰地发现全身大多数器官是否有占位性病变,但在鉴别肿物的良恶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X线检查

X线可以发现部分肿瘤,最常见的是良性骨肿瘤以及恶性骨肿瘤,良性骨肿瘤如骨瘤、骨样骨瘤、骨软骨瘤等;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软骨肉瘤、骨纤维瘤、尤文肉瘤等。

但胸部X线检查并不推荐作为筛查肺部肿瘤的首选。 

CT检查

目前一般推荐低剂量螺旋CT(LDCT),它的敏感度是常规X光片的4-10倍。头颈部CT主要能发现头部原发和继发的恶性肿瘤。

胸部CT作为筛查肺癌的首选检查项目,可以发现肺癌及肺部的继发恶性肿瘤。

腹部CT可发现消化道肿瘤,包括胰腺癌、肝癌、胆囊癌、妇科肿瘤以及膀胱肿瘤等恶性肿瘤。不过,胃癌和结肠癌例外,因为胃和结肠为空腔脏器,所以CT并不是其最主要的检出方法。 

磁共振检查

无电离辐射,可以从三个方位显影,通过磁共振检查能够对头颈部肿瘤、脊髓肿瘤、腹部肿瘤、心脏肿瘤等作出明确的诊断,直观地了解病变的范围和侵犯的部位,对肿瘤的定位手术方案的制定和肿瘤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PET-CT检查

PET-CT是由PET和CT检查组合而成。CT检查,可以精准地确定病灶和病灶的形态结构,而PET则可以利用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等药物作为显像剂,通过病灶对于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它代谢的变化。与传统的CT、MR等形态学显像设备相比较,是影像学检查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

PET-CT可以同时反映病灶的解剖结构与功能代谢,具有灵敏、准确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情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在真正实现早期诊断疾病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实现早期发现,精准定量,保障PET/CT影像对靶向治疗和个性化治疗的精准指导,对于肿瘤患者的疗效判定也有很好的效果。

 

总结:PET-CT更适用于初筛疑似肿瘤或已确诊肿瘤的患者,因费用相对较高等,一般不建议用在普通常规的肿瘤筛查上。对于肿瘤筛查,常见的有血液检查、超声检查、胸部CT、腹部CT、腹盆腔MRI、胃肠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等项目。但这些检查,通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全身情况。此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PET/CT等影像学检查。